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部新闻
计算学部刘贤明教授团队在第五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中获得佳绩
发布人:王语涵  发布时间:2025-05-10   浏览次数:11

近日,第五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NAIC)圆满落幕,决赛于2025年4月24日至30日在深圳鹏城实验室顺利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588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0支队伍晋级“AI+图像编码”赛道决赛。我校计算学部刘贤明老师指导的“HIT_AIIA”队伍(成员:李大鑫、王凯、柏园超、赵文博)凭借出色的算法设计与卓越的模型表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该赛道亚军,并获得15万元奖金,展现了我校在AI图像压缩领域的领先实力。

决赛颁奖现场(左一队长李大鑫)

HIT_AIIA队伍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是王凯、李大鑫)

全国人工智能大赛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和鹏城实验室主办,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届,致力于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难题,通过“以赛促研、以赛引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本届大赛设置“AI+图像编码”、“AI+增强视频质量评价”、“AI+数智创新”三大前沿赛道,吸引了大量高水平团队参与。“AI+图像编码”赛题聚焦当前AI压缩算法面临的三大挑战:解码复杂度高、泛化能力弱以及低码率下主观质量不足。参赛队伍需在限定的码率和计算复杂度约束下,设计纯AI算法完成高保真图像重建,充分考验算法的创新性与工程实用性。

大赛自2024年11月启动,历经初赛(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与复赛(2025年3月至4月初),HIT_AIIA队凭借优异表现成功晋级决赛。在为期三天的现场推理与MOS主观评分评测中,团队在鹏城云脑II平台完成高质量算法部署,综合表现出色,最终赢得评审一致认可,获得亚军及15万元奖金。值得一提的是,在赛题设定的0.1 bpp压缩率和10^5MACs/pixel解码复杂度下,HIT_AIIA队的方案依然实现了极佳的图像感知质量,充分体现了技术先进性与工程落地能力。

嘉宾与决赛选手合影

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我校在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交叉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体现了计算学部在产学研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成果。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AI图像编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化和系统部署,为推动视觉压缩算法的产业落地贡献更多力量。